中国工业固废网讯 9月14日在京落下帷幕的“全球汽车回收利用与再制造产业链发展国际峰会”,全球30%的汽车整车制造商;20%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汽车五大总成、新能源动力电池、电子电器);30%的拆解与回收利用公司;10%的国内外政府、研究机构及行业协会;10%的再制造技术服务与设备商等服务商参加了这次会议。这次活动成为了推动行业交流、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契机。今天我们选择了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刘文强副院长的发言以飨读者。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副院长刘文强
感谢Joe Kripli的盛情邀请,几次在电话里表示希望我参加全球汽车回收利用与再制造产业链发展高峰论坛,我非常高兴能看到由美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协会在中国组织开展的再制造产业的会议,也非常高兴能看到有美国的组织在中国开展再制造业务。
我现在所在的赛迪研究院主要是关于工信部的制造产业与研究的智库,研究制造业领域产业发展秩序的政策与落实,结合多年在政府机关推动再制造产业发展2025的工作体会与大家做一个交流,为大家定了一个《再制造拥抱中国工业强国梦》课题,讲讲大家关心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情况,从中国制造的发展情况来看我们中国再制造产业发展当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未来趋势。
2006年我还在发改委的时候,曾与美国的卡特彼勒公司,在钓鱼台国宾馆签署了《联合推动中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与当时的美国卡特彼勒公司的总裁、副总裁一起签署了这份战略合作协议,也就是从这个时刻开始中国的政府部门正式开始推动中国的再制造产业。所以,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制造情况是处于由“大”变“强”的一个关键阶段!所谓“大”不用解释,中国的很多工业产品都是位居世界第一的!
整个的工业体系并不像美国属高端制造业,中国涉及高、中、低端的行业尤其纺织行业美国肯定没有,从全球来看中国的制造业体系也是最完善的。另外,在2010年左右从联合国统计署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制造业的产出超过了美国,这也是第一次,中国的制造业的产出在全球的比重超过了20%。
但是,中国的制造业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与世界强国美国、德国、日本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分析显示在以下几个方面:产品创新、产品质量、产品品牌、还有今天将与大家讨论的质量环境的约束等问题上。为什么没有讲再制造呢?大家都知道再制造产业节能又环保这方面的发展是非常先进的。
从目前来看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个国都又开始纷纷重新重视起了制造业发展,制造业发展又成为各国间竞争的焦点。包括一些发展中国家东南亚等地区:印度、越南、都希望能够承接中国,成为下一轮的全球制造业的基地。
就图例大家看到这几年不管是美国、德国、日本都纷纷在制定制造业的发展战略,包括中国以及中国周边的日本、韩国、印度,美国搞了个先进制造业的国家战略计划,德国的工业4.0在中国非常热!这些在中国都非常的具有影响力。
所以,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尤其是新一代的信息技术的引领冲击下,制造业的形态包括生产组织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都在发生新的变革。所以,我们今天讨论的制造业的延伸,后端的服务型制造业;后市场的发展;都将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另外电子商务成为新型商业模式也取代了传统的商业模式。
从2013年开始中国的工程院及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始了中国制造业“强国”战略的应用,并制定了三步走的目标:第一阶段2025中国制造业可进入世界第二方阵,迈入制造业强国行列;第二阶段2035年中国制造业将位居第二方阵前列,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强国;第三阶段2050年中国制造业可望进入第一方阵,成为具有全球引领影响力的制造强国。在2015年正式颁布实施,整体围绕着一条主线:如何运用信息化技术创造发明、推动智能型制造、推动发明,《中国制造2025》制订了的行动方针,包括大家关心的创新的问题、质量的问题、绿色发展的问题、结构以及人才。
也制定了五大工程: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工业强基工程、高端装备创新工场、绿色制造工程和智能制造工程。尤其是在中国建设强国里提到四大重点任务之全面推动绿色制造这一章节明确提出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以及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明确提出要加强再制造产业的发展。
通过中国近些年制造业的投入和产出表,可以看到,2015年我们制造业的产出达到209 313.7亿元,但我们的投入,以主要能源材料举例,铁矿石11.71亿吨、能源2.449 2亿元,进口的铁矿石9.53亿吨、原油超过3亿吨。
所以我们现在看再制造是实现循环经济的主要模式,是制造业的延伸和方向。中国现在每年大概有2 100万辆汽车产生,每年上百万的机场和工程机械,大量的工业机电装备,特别是大量易耗电力产品,实现报废机电产品回收再利用和报废处理迫在眉睫。尤其是我们的报废汽车,目前仍然没有相关的制度和相关的产业,还难以支撑我们大量报废汽车的建设,而且报废汽车保有量的急剧提升,可以知道这个市场也是非常广阔的。
再制造作为制造业的一个延伸和方向,我们今天讨论的也主要是旧产品怎么样再回到售后市场?美国市场有很成熟的旧件回收体系和再制造件流通市场,但在中国有明确的法律要求,我们也不可能把一个报废汽车做成一个新汽车,但是报废汽车上关键汽车零配件是可以利用的,未来的市场份额不一定非从矿产资源开始,我们讲的再利用,资源的再生循环为什么不能从再制造开始,让大量的报废汽车从生产开始就涉及再制造,信息系统可以更新换代,但是一些机械系统是可以按照再制造的办法重新使用。
大量的美国和欧洲等国外企业很关注全球化的循环经济模式,中国有劳动力,有资源,有制造业的优势,在国外我们也有很多再制造试点,为什么不建立一个全球化的循环体系来推动全球的再制造试点的发展。
《中国工业评论》发刊专题:再制造——有待开发的绿色富矿,可以看到再制造领域是非常广泛的,包括了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矿石机械、国防装备、化工冶金、机床、家用电器和电子设备诸多领域。
根据德国罗兰贝格的报道,2011年~2016年的汽车零配件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0%,报废量达到516万辆,所以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和再制造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在再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技术引领下,我们一系列行业都在从事再制造,包括盾构机、高端市场的航空发动机和飞机叶片、医疗器械以及机器人的再制造。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再制造市场是非常大的。
我们今天主要讨论的是汽车的问题,汽车的回收再制造,其实从2000年就开始了实践探索,2006年开始再制造发展正式纳入政府层面,2008年国家发改委正式启动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选出14家具有再制造基础的汽车整车、发动机和零部件生产企业开展代表性试点,印发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管理暂行办法》,200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启动了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工作,确定了35家试点单位,涉及领域有工程机械、工业机电设备、机床、办公消耗、采矿机械、铁路机车设备、再制造产业集聚区等。
目前来看,再制造产业发展探索历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技术创新:包括表面工程处理再制造修复技术取得巨大突破。
政策法规:301号令的修订以及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市场的挑战:媒体对再制造的理解、大众消费者对再制造的理解,需要加强宣传。
商业模式:在进行不断的探讨。经过十年左右的探索的历程,理清了当前再制造产业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也为下一阶段再制造产业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再制造还面临很多的挑战,主要是有四个方面的挑战:
认知的挑战:再制造从国外引进了这样一个概念,无论是对于行业的从业人员还是政府部门都是一个新事物、新概念,所以我们对于再制造的认识并没有形成共识。尤其是中国的市场还不够成熟和规范,很多人无法清楚将再制造与修理、改装、翻新进行区分,甚至你的再制造产品质量是不是有保障这些问题还存在质疑。
原料的挑战:尚未正确认识“旧件”这一概念。“旧件”作为再制造的原材料,没有原料,再制造无从谈起。从我们汽车行业来看,没有逆向物流体系,无法形成规模。国际再制造企业,全球旧件循环体系链条断裂。
政策法规的挑战:针对再制造的相关法律法规、管理政策和操作细则还有待出台和完善。
技术商业模式的挑战:核心修复技术还有待提升,产品设计能力不掌握,再制造商业模式亟待建立。
推动中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的关键举措,我主要从以下几点来谈:
政府层面。倡导协同—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则。我们不仅是要发文件,关键是要拿出实际行动,把这些知识变成我们实际的市场规则、企业遵循的操作规则。
政策层面。亟待完善—理念超前,制度落后。怎么加快让我们核心的政策真正为企业带来便利性和支持性的帮助。
核心技术。创新提升—不是所有的零部件都可以进行再制造,市场也没有这个需求,主要还是针对关键零部件,产品竞争力,适应市场需求。
商业模式。目前政策未完全放开情况下,是不是可以先通过商业模式改变,逆向物流的完善,加快探索—大规模市场推广,提升产品的规模。
(来源:蓝西资讯 刘文强)
编辑:王树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