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绿色发展】昔日采煤塌陷地 今朝生态旅游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0-13   浏览次数:4879

中国工业固废网讯  行走在青山绿水中,轻快的时光倏忽而过,让人忘却了这里曾是一片因煤而兴、因煤而痛的土地。如今,在百姓眼中,这座城市的面貌正在不断变换:由旧到新、由小到大、由灰到绿……

从“全国绿化模范区”到“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突出贡献奖”,从“中国休闲小城”到“全国休闲旅游示范区”,江苏徐州市贾汪区闯出了一条绿色转型之路,山水城市的生态格局全面彰显,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江苏样板”。

拥抱山水谋发展,跳出挖矿老路子

穿行在潘安湖湿地公园里,如同行走在连绵不断的画卷中,占地53平方公里的景区中,湖光旖旎,芳草萋萋,候鸟嬉戏;银杏、雪松、池杉等乔木掩映在亭台廊榭间,斜阳映照下美不胜收。“真想不到贾汪竟如此美丽!”从四面八方来到贾汪的游客发出这样的惊叹。

很多游客更想不到的是,在7年前,这里还是徐矿集团权台矿和旗山矿的采煤塌陷区域,坑坑洼洼,破败荒芜。

2010年3月,江苏省单体投资最大的一宗土地整理项目在此启动。“利用采煤塌陷形成的开阔水面,同步展开基本农田整理、采煤塌陷地复垦、生态环境修复和湿地景观开发。”潘安湖管委会副主任胡昌龙介绍,通过以“分层剥离,交错回填”为核心的土壤重构技术,硬是在原来一片废墟的塌陷地上,建成了一个6 500亩湖面、3 500亩湿地面积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这张闪亮名片的背后,有一道当地人不愿触碰的伤疤:有着130多年采煤历史的贾汪,累计产煤炭约3.6亿吨,为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却留下超过11万亩的采煤塌陷地,占全区耕地面积的1/3。“黑、脏、乱”是过去贾汪的真实写照。特别是2001年以后,作为财政收入主要支撑的煤炭资源走向衰竭,大批人员失业,生态环境恶化。

贾汪区委书记曹志介绍,贾汪有283座山头,4条河穿城而过,依山傍水的优势在过去却是生态短板。如今,按照“宜农则农、宜水则水、宜游则游”的生态修复原则,贾汪拥抱山水,加力转型。

修复生态的重要一步,是在荒山上植树。新中国成立初期,贾汪森林覆盖率仅为1%,历经几代人造林育林,2010年底尚有2.7万亩荒山未绿化。这些荒山岩石裸露,石灰质山体蓄水性极差,且山高坡陡,无路无水无电。

如今,石头缝里“绣”出了盎然绿色,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二期荒山绿化以大洞山为核心,最陡处坡度达70度,人站在上面都难以寻到立足之处。”贾汪区农业委员会副主任科员王春玲告诉记者,在不可想象的困难下,这座曾经“年年植树不见树”的荒山秃岭,栽植乔木400万棵,灌木和球类植物132万株,58个大小山头全部种上了防护林和经济林。

为了保护好这方山水,贾汪全面淘汰“五小”落后产能,49条中小型水泥生产线全部拆除,84家小炼焦、小钢铁等企业被依法关闭或取缔。同时,一大批生态景观工程相继建成,使城市乡村充满绿意。目前,全区绿化覆盖率达42.2%,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续数年达到九成以上。

生态转型促旅游,鼓了群众钱袋子

47岁的孟庆合,前些年在自家屋后建起了农家乐,距离潘安湖景区不足百米。一栋两层小楼,一个干净敞亮的院子,用原木精心搭建起篱笆,凭借着20多张床位的“农家旅馆”和自助体验式的“农家小灶”模式,生意一向不错,到了旺季更是供不应求。

这位“孟老板”,以前是煤矿上的机电工,“成天在煤井下待着,一个月挣几百块钱,而且还危险,生活完全跟现在不能比。”孟庆合所在的贾汪区马庄村有600多户人家,过去有一半人在矿上干活。

2012年,随着周边的煤矿全部关闭,村里没人在矿上干活了,代之而起的是养殖业和农家乐。“全村现在有30多户农家乐,还有很多人在潘安湖景区里打工。”孟庆合说,村子旁边的潘安湖湿地公园,每年吸引国内外游客200万人次,他们是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源。

紫庄镇聚丰园种植专业合作社总经理杜彬,也是生态修复的直接受益者。面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大量采煤塌陷地及废弃厂址,紫庄镇以发展生态农业为主导方向,走采煤塌陷地可持续利用的路子,对废弃工矿进行复垦和改造利用,生态环境得到逐步改善。

杜彬曾经也是一名煤矿工人。2009年煤矿停产后,他在镇里的帮助下建起72座草莓大棚,第一年就收回了投资。“一家庭一大棚”式的“田间工厂”迅速复制,原先的“剩余劳力”变身“草莓庄主”,此前凋敝的村子变得充满活力,不仅吸引了大批前来休闲旅游的观光客,还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出农民工返回家乡创业。

生态转型撬动旅游业发展的效果显著:2011年茱萸寺开光,2012年潘安湖湿地公园开园,2013年督公湖风景区开放,2014年凤鸣海风景区开启,2015年卧龙泉生态博物园开门迎客,2016年墨上集民俗文化园投入运营……去年全区共接待游客56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了创纪录的16.8亿元。

“2010年前,贾汪没有一家旅行社,也几乎没有游客。借助生态转型,目前全区已有国家4A级景区4家、3A级景区1家,四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10家、三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15家。”贾汪区旅游局局长闫海介绍,过去这里留不住人,现在玩上三天都不够,“全域旅游”在这片土地上方兴未艾。

老城新区焕生机,甩掉黑灰旧帽子

2011年11月,贾汪被列为江苏省唯一的国家资源枯竭城市。正是生态转型的溢出效应,让一个工业完全依靠煤炭、其它工业几乎为零的城市,在资源枯竭之后得以重新起步。

50岁刚出头的贾汪人鹿守光对此深有体会。2001年,他耗尽家当建立的小煤矿被政策性关停时,贾汪生态转型的氛围浓厚,从单纯的煤炭经济到多产业协同发展的蓝图呼之欲出。2004年,他抓住机遇创办了专业生产电动三轮车的工厂,目前已建成全国单体最大的电动三轮车生产企业。

着力转型升级的贾汪,吸引了徐工集团四轮一带、中建材、中电投等知名企业相继落户投产,并促使一大批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的新兴产业脱颖而出。本地大学生创办的江苏凯孚碳素科技有限公司,在生产新型橡胶用环保纳米材料方面技术领先,这个占地仅45亩、拥有员工20人的企业,自2009年投产以来,年销售额近5000万元。

随着低产、高耗产业退出历史舞台,贾汪一手抓传统产业提档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逐步摆脱了以往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轨迹。

产业的调轻调优,也保障了整座城市面貌的“提档升级”。过去,百年采煤历史为贾汪留下了210余万平方米涉煤棚户区,居住人口多是煤矿下岗职工及家属,住房基本是老式瓦房,“到路边把煤灰扫扫就能燃几天炉子,一下雨就可以去门外摸鱼”。贾汪区自2009年启动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以来,累计改造74个片区,棚户区改造达31 627户;2017年计划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六个,涉及3 437户。

加大老城改造的同时,老城以东的泉城新区正在快速崛起,彻底颠覆了以往“煤城”的黑、灰印象。“曾经的贾汪,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整个城市灰头土脸,不敢穿白衬衫出门。如今的贾汪,城在林中、路在绿中、居在园中、人在景中。”退休教师张本中告诉记者,随着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老百姓的精气神也为之一振。

(来源:人民日报记者 贺广华 姚雪青)

编辑:王树谷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E-mail:chinagygfw@163.com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丰管路16号(优橙创新中心B座)2号楼3层3003
版权所有(c)工业固废网 京ICP备2021001375号-3
技术支持:网站托管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