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固废网讯 多煤、多灰、多塌陷地,矿山给人的感觉往往与脏乱脱不开干系。不过,日前笔者造访山东枣庄矿业集团柴里煤矿,却对这座“黑色”的矿山留下了美好的“蓝色”印象。
多功能综合体育广场
打造“蓝绿白”
未至矿区,只见通往矿区的路上一辆洒水车迎面驶来,车后留下一路干净清爽。“为了抑制扬尘污染,我们还专门配备了两辆洒水车,每天不定时对道路进行洒水。”柴里煤矿物业公司经理王胜利介绍。煤矿采煤、储存、运输过程都是产生煤尘的环节,因此很容易被四溢的煤尘蒙得灰头土脸。不过,笔者在柴里煤矿却没有见到“灰”,抬头看见的是天空澄净的“蓝”,目之所及的是松针青翠的“绿”和晾衣绳上衣被如新的“白”。
进入矿区,笔者看到,东湖广场上跳舞的老人们舞姿轻盈,跑步者环绕新改造升级的广场健身晨练,孩子们追逐嬉戏,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一处又脏又破的矸石山。
柴里煤矿是一座开采了五十多年的老矿山,在为地方提供能源、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弃物——矸石。矸石堆放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还造成扬尘、淋溶水等环境污染。“近年来,柴里煤矿将生态环保建设融入到‘实优强富’新枣矿建设进程中,对矸石进行综合利用,原来45米高的矸石山被夷为平地,并且建起了休闲广场。目前,我们又对广场使用彩色透水混凝土砖进行了升级改造,让‘矿山蓝’成为新名片。”柴里煤矿矿长李文说。
塌陷区回填
矸石去哪儿了?原来,由于开采时间长、煤层厚、埋藏深,柴里煤矿矿区周边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塌陷地,塌陷严重处存有积水,致使耕地变形,不仅无法耕种而且污染了水源,多条道路被迫中断。如何利用现有资源把煤炭开采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柴里煤矿认真研究了煤炭开采后的采空区基岩破坏情况,塌陷安全角对地表的滑坡影响及回填矸石地基的综合效应问题,具体研究了回填矸石自身稳定问题、采空区地基深部基岩破坏情况及重新稳定问题、塌陷角对地表持力层的危害等课题。通过大量的实践与实测数据,他们实施的回填矸石地块,地力强度在每平方米20吨以上,其压缩变形量和抗剪强度都优于当地普通粘土指标,此成果获得了山东省煤炭管理局和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于是他们决定,利用矸石山堆存的矸石、电厂粉煤灰、炉渣等固体废弃物,对采煤塌陷区进行回填。
在回填土地上,该矿先后建设了济微公路柴里路段,修筑了洗煤厂铁路;建成了三个小区、70栋房屋,解决了1 320户职工的住房问题;建成了一座中学校园;扩建了通防科、综修厂,建设了洗煤厂、工业广场等,累计回填造地1 500余亩,利用矸石1 200万吨,节约征购地费用2 550万元。
在回填地生态恢复上,该矿陆续利用矸石425万立方米,对南北塌陷区域进行回填。他们在北部回填区域上建设了罗马广场和开放式休闲花园,在南部回填区域上建设了一座多功能综合体育广场和大型文化广场,并于今年对体育广场跑道及文化广场设施进行修缮、更新,对矿区环境进行绿化,对社区垃圾及时清运、集中处理。
实施清洁生产
“环境保护是千秋大业,事关百姓福祉,必须高度重视,坚定不移地持续推进。打造‘矿山蓝’,既是发展所需,也是民生所盼。”柴里煤矿党委书记赵连永说。
为此,该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极落实各关键区域的防尘、抑尘设施建设,对各矸石堆放场、煤炭储存场及运输道路等重点扬尘点加强治理,设置固定式喷淋洒水装置定时洒水,硬化地面,设置抑尘网等措施,构建了全时段、立体化的抑尘、降尘设施网络。
“现在我们矿井水和生活污水实现了零排放,矿井水处理后用于洗煤厂的补水和电厂循环冷却,每年重复用水量达到200余万吨。生活污水处理后,减轻了供水系统的压力,每年节约水费320余万元。”柴里煤矿热电公司化水车间主任陈立国说。
该矿还强力推行清洁生产,对生产全过程进行排污审核、筛选,实施污染防治措施,以消除和减少工业生产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达到防治工业污染、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努力实现废水、废气、废渣综合利用。
“近年来,我们共实施清洁生产方案247个,创造经济效益4 000万元,并取得了节能、减排、回收复用等一体化效果,实现了矿井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丰收。”该矿规划发展科科长孙中好说。
(来源:中国矿业报 刘光贤)
编辑:王树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