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治理修复】石碌铁矿山为何鸟语花香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8-04   浏览次数:5477

中国工业固废网讯  “走进海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昌江县石碌铁矿矿区,没有漫天的浮尘,没有废弃的堆场,有的是蓝天白云、满目青山,有的是瓜果飘香。”带队参加海南省绿色矿山培训及考察会的东方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彭建表示:“这次观摩对我们下一步开展绿色矿山建设有借鉴、指引作用,我们有信心做好绿色矿山工作。”

“绿色矿山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要坚持恪守生态红线和环境底线,推动矿业活动绿色转型升级。”海南省国土资源厅总工程师张信芳表示,“要大幅提高矿业活动准入门槛,取缔粗放型、破坏生态环境的矿业活动,到2020年,海南省要力争实现所有矿山都达到绿色矿山建设目标要求,并推动创建昌江石碌铁矿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



变废为宝:让资源可持续利用

资源有限,创造无限。在实施接替资源勘查项目,拓展深部矿产资源,引进先进技术,将资源回收再利用发挥到极致的过程中,昌江石碌铁矿完成了一次蜕变。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海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做到了经营与环境保护统一规划,一边组织生产,一边进行地质环境保护治理和复垦绿化。如今,昌江石碌铁矿产值利润率、铁矿石回采率等多项指标均达到了全国同行业的先进水平,先后荣获了“全国冶金矿山优秀厂矿”、“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示范矿山”、“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优秀矿山企业”、“海南省工业经济发展十大功勋企业”等称号。2012年3月,昌江县石碌铁矿被评为“第二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

石碌铁矿是典型的赤铁矿石,尾矿、贫矿为微细粒嵌布难磨难选的氧化铁矿石,加上选矿技术制约,长期以来未能被直接利用,品位较低的矿石一般都随废水废渣排掉。2013年8月,该公司总投资5亿多元的200万吨贫矿选矿厂投产,采用国内一流的选矿技术工艺。与传统的选矿方式相比,新工艺通过离心、重选、磁选等方式对矿石进行选别,不仅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且具有选矿效能高、节水环保等特点。

据海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兰舟介绍,该公司的“三率指标”达到了国内同类矿山先进水平,通过对采矿生产工艺、选矿生产工艺进行一系列改进和革新,并不断强化现场管理,实际开采回收率97.65%~98.07%;实际采矿贫化率2.98%;主矿种实际选矿回收率64.49%~67.79%。

兰舟表示,该公司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实行采场新采出贫矿零堆存,对采场铁矿石资源进行综合配矿,坚持精细管理,基本实现了新采出贫矿的零堆存,彻底扭转了以往大量堆存贫矿的被动局面,减少了矿山新占地面积。二是综合利用原堆存的贫矿资源,通过改进、扩建和新建贫矿选矿厂,使原堆存的贫矿资源得到充分回收利用,既释放出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又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三是利用新技术回收尾矿中的金属,每年可处理60万吨尾矿,解决了40人的就业问题。

昌江石碌铁矿不断加强土地复垦与环境恢复治理建设,截至2016年底,海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累计投资10 149.94万元,矿山土地复垦面积约4 289.11亩,复垦绿化率达53.8%,并建成了一个果园。走进昌江石碌铁矿复垦的果园里,记者看到,一排排绿油油的火龙果树、石榴树拔地而起,火红色的果实挂满枝头。谁曾想到,这里以前是一片堆满各种固体垃圾的废石坑。进行复垦工程实施后,这里种上了火龙果、番石榴、龙眼等一批果树,不仅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丰收的瓜果还能作为福利分发给矿区职工。

在参观昌江铁矿矿山公园的过程中,大家纷纷表示,实施绿色矿山建设后,矿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丰富了职工文化生活。同时,矿山公园的建设将带动周边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当地群众可以利用矿山公园发展农家乐等多重旅游业态。

理念转变:变“要我建”为“我要建”

“建设绿色矿山的意义及作用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矿山企业所认识,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不断地被调动起来,这些都为未来三年海南省绿色矿山建设提供了基础。”海南省地质局原副巡视员、高级工程师叶能富说到。


叶能富对海南省今后三年建设绿色矿山的形势做了分析。他表示,在海南绿色矿山建设中,一些大中型矿山企业,如海南石碌铁矿一直以绿色矿山的要求贯穿于建设和生产全过程,可以说是海南建设绿色矿山的标杆性企业。一些企业在不断研发或引进新工艺、新技术,探索提高“三率”和节能环保的新途径,如乐东抱伦金矿正在与东北大学合作,引进先进工艺技术,改造选矿流程,变有氰为无氰,这在黄金选矿方面,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在环境保护方面,是一个很大的贡献,体现了该企业对推动海南绿色矿山建设的责任担当,值得称赞。同时,如昌江华盛天涯水泥有限公司、华润水泥(昌江)有限公司等设计使用的皮带廊运输工艺,可以说是在绿色矿山建设方面画出的一笔重彩,这是从设计环节就重视绿色开发的典型事例。

“海南现有矿山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主要表现在尾矿或废石的占地堆置、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还有一些粉尘和噪音等,相对于其他地区的矿山所存在的重金属污染、放射性污染、有毒物质污染的治理,这些问题的治理要容易得多。”叶能富说。同时,他认为,海南省绿色矿山建设还存在矿山企业建设绿色矿山理念和意识不强、有关管理部门监督管理手段较简单、大多数矿山没有做到或没有做好废石、尾矿综合利用和废水循环使用做不到零排放等问题。

建设绿色矿山是海南矿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坚持生态优先、污染防治、资源循环利用、应用与推广低碳技术,把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叶能富表示:“一切与海南生态立省、绿色崛起不相协调的现象都应被清理,一切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做法都将被限制或禁止。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两者的关系相当密切,矿业开发很容易引发生态环境问题,因此搞矿业必须按照要求实行绿色开发,否则就只能被淘汰,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其实,在绿色矿山建设中更主要的收获是思想上、观念上的进步。他们从一个几年前还是“小、陋、散”,“安全欠保障、环保待改进”,技术较落后的小矿山,经过几年绿色矿山建设,实现了安全环保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实现了绿色矿山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从初始阶段的形势所迫、不得不进行绿色矿山建设,到目前通过绿色矿山建设使企业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实现了绿色、健康、安全、环保可持续发展。”海南山金矿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福生表示。



改革创新:让死矿、呆矿“活”起来

技术的革新不仅可以让死矿、呆矿“活”起来,更让石碌铁矿走出了一条深加工、高产出、低消耗、富矿工的绿色发展之路。

张福生表示:“在建设绿色矿山的过程中,应加强废石综合利用,积极开展采矿工艺研究,推广采用削壁充填法采矿,对采掘产生的废石用于井下老空区、采空区的回填,做到废石不出坑,减少废石排放,可以大幅提高废石利用率;对前期提升至地表的废石进行综合回收利用,建设了石子厂,对废石进行破碎,用于建筑材料、修筑尾矿坝以及铺设矿区道路。”

据悉,在建设绿色矿山的过程中,海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还对乐东抱伦金矿已闭库的一号尾矿库进行了绿化、硬化;规划建设了职工休闲健身场所,对矿区主干道进行了加宽、美化、硬化。通过一系列环境提升工程,整个矿区面貌焕然一新,听得见鸟鸣、望得见青山,实现了绿色矿山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据悉,下一步,海南省还将改革矿山保证金缴纳制度,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引入矿山生态环境第三方治理,探索引入政府和社会资本治理模式,扩大生态修复的资金投入。到2020年,海南省复垦工矿废弃土地达到1 900公顷,历史遗留矿山废弃地复垦面积达到756公顷。

“我们要通过建立合理的矿产资源利益分配机制,切实加强对矿产企业所在地居民的经济补偿,并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最终形成一种企业能得到利润、政府能收到税收、当地居民有获得感的利益分配机制。”张信芳表示。

海南省将加快推进白沙陨石坑、昌化江至王下河谷、琼中乘坡河石臼等地质遗迹调查评价工作,推动地质公园和矿业公园建设,完成观音岩等2~3处省级地质公园建设,并揭碑开园;加大矿业遗址保护与开发力度,探索矿业文化旅游、黄金文化风情旅游;研究建设海南省地质博物馆,实施展藏品的保护与修复、标本展示、科普体系建设。

“海南绿色矿山建设应走在全国前列,建设要有地方特色,要有责任担当,结合海南实际,制定省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体系。同时,政府主管部门和各矿山企业要实行合同管理,按照绿色矿山建设的政策、技术要求因地制宜,明确责任和义务,确保所有大中型矿山企业在2020年实现绿色矿山的建设目标。”海南省国土资源厅原副巡视员、海南省矿业协会理事长周旦生表示。

在矿业改革发展大潮中,海南省有序推进绿色矿山、绿色勘查工作,将让海南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来源:中国矿业报 尹建军 梁林召)

编辑:王树谷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E-mail:chinagygfw@163.com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丰管路16号(优橙创新中心B座)2号楼3层3003
版权所有(c)工业固废网 京ICP备2021001375号-3
技术支持:网站托管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