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点石成金】戈壁荒漠种出五亿元的万亩优质蔬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7-25   浏览次数:4935
编者的话:这篇文章讲的不是尾矿复垦,也不是土壤改造,但是其中的经验值得我们参考、借鉴,更能让我们展开眼界、拓宽思路,在废弃的尾矿地、污染土地运用我们的智慧,做出我们的成绩。
 
中国工业固废网讯 甘肃省酒泉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这里有大面积的戈壁荒滩,常年干旱少雨,砂石遍地。可最近几年这里却建起了几千座温室大棚,还成为了国家级戈壁农业示范基地。戈壁荒滩缺水少土,这样的地方又是如何开展农业生产的呢?

    无土栽培荒变绿

在祁连山脚下,一望无际戈壁滩上,一千多座温室大棚整齐地矗立着,这里就是西北地区首个非耕地示范应用基地——酒泉肃州区总寨镇非耕地无土栽培技术科技园。这茫茫戈壁,干旱少雨,砂石遍地,挖地三尺也很难见到土。当初是谁?又为什么会在戈壁滩建温室大棚?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是如何培育出新鲜的蔬菜呢?水从何来?土又从何来呢?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你这边的地怎么浇水啊?
种植户李玉梅:滴灌,那边有蓄水的池子,用泵,就是滴灌不漫灌。

    李玉梅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也是这个园区第一批种植户,这个大棚就是她丈夫沙河村村党支部书记罗奎在2009年修建的,罗奎当年带领几名村干部集体修建的28座温室大棚里,这座大棚就是其中的一座。

2008年底,罗奎在一次外出考察中,萌生了在戈壁滩上建大棚的想法。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总寨镇沙河村 村党支部书记 罗奎:他们能在戈壁滩上把蘑菇种出来,我非要在这个戈壁滩上把蔬菜种出来。
罗奎的这个想法一提出就遭到了许多村民的质疑。当李玉梅听说罗奎要从家里拿出10多万,砸在戈壁滩上建蔬菜大棚,更是极力反对。
种植户李玉梅:我觉着不可思议,我们种地几十年了,都在土里种菜、种庄稼都种的不咋样,在石滩里种菜没有听说过。
罗奎把自己想法跟镇里及蔬菜技术中心领导汇报后,经过讨论大家觉着滴灌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并且也找到了土壤的替代品,具有可操作性。他们愿意给予资金及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方面的支持。


    甘肃酒泉总寨非耕地产业园 园区管委会主任 闫生军:从规划上比较容易操作,没树木遮阴 ,采光比较充足,比较适合建温室小区。

经过研究决定由村干部带头承包修建,一期规划50座,每个棚每户出资4万8千元,李玉梅家修建了5个,一次性投入了20万。因为绝大数人都持怀疑的态度,最终一期只建成了28座。
茫茫戈壁上最缺的是水,但最不缺的是石头,为了节约成本,石头成了建棚的主要材料,抗风是建造的关键。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蔬菜技术服务中心主任 张国森:这个墙体目前的结构,也是根据我们从2008年以来在戈壁滩上建温室,筛选出来的最好的棚型结构,它的主要特点比以往的八米跨度增加了两米,目前我们跨度达到了10米,由原来的三米的高度我们现在上升到了5米的高度,高度也高了,跨度也大了,有效的增加了我们的使用面积,同时在安全实用的能力上也增强了。
棚搭建好了,土从何来?在那个时候村民们第一次见到了这种叫基质的东西,用它来替代土。
甘肃省酒泉市蔬菜技术服务中心主任 张国森:这个就是我们的基质土,我们配置的基质土。这个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就是在石滩上我们解决了没有土壤的问题,就用这种土壤,这种土壤在非耕地上,通过我们的技术修复利用可以用八到十年。
那么这个看上去跟土壤没有什么大区别的基质,到底是什么做的呢?
酒泉康多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苏海:主要是生物酶和生物菌,辅料草炭、珍珠岩、羊粪、秸秆这个含量是不同的,这个生产出来绝对是安全蔬菜、绿色、有机蔬菜。
基质解决了土壤问题,政府又相继投入大量基础设施建设,通了水、电、路。将祁连山融化的雪水及地下水引入园区,利用高效节水的地膜覆盖喷灌技术,解决了戈壁种植蔬菜水的难题。园区从最初引进以色列节水技术到后来跟国内公司合作开发,使膜下微喷滴灌技术在园区得以普及,让当地宝贵的水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有了政府的大力引导和扶持,种植技术不断完善,降低了劳动强度、村民收入有了明显得变化,以前沙河村村民主要收入来源靠种玉米、洋葱、人口多,耕地少,一亩地一年纯收入只有1千多元,而一座面积还不到一亩地的日光大棚,年均纯收入却可达1万多元。

罗奎妻子李玉梅,从2009年至今,在戈壁种蔬菜已经8年了,错季种植,反季节销售一直都是她的种植策略。西红柿、黄瓜、辣椒、苦瓜、豆角是李玉梅每年的主打产品。棚里这茬苦瓜是今年1月份种的,到现在已经产了半年多了。这里每年七、八月份,正值大棚换茬的时候,摘完这些苦瓜,李玉梅就要换改茬种西红柿了。
央视财经记者:这个刚下来的时候价格卖的高吗?
种植户 李玉梅:就像是一斤4块左右。
错季上市是温室种植的特点,尤其是冬天,菜少菜价贵是赚钱最好的时机。7、8、9这三个月,农田里的蔬菜大量上市,菜价就一落千丈。过年时一袋20斤苦瓜能买到80元,4元一斤,现在虽说一袋只能买到30块钱,平均1块多一斤,但这一年算下来,李玉梅还是赚了不少钱。
种植户 李玉梅:这茬苦瓜卖个七八千吧,最好的一万二三的。
李玉梅介绍说,这个棚是2009年建设的第一批棚,只有50米长,8米宽,面积不大,产量也有限。真正赚钱的是她家新建的大棚。


    这两天她的新棚,正在换茬。但由于酒泉连日高温天气,李玉梅很担心那些新苗会被晒坏,这边一忙完急匆匆往新棚赶。

眼前这个现代化的温室大棚是李玉梅家两年前,在蔬菜种植技术服务中心指导下,花了30多万建设的新棚,这个棚长108米,宽13米面积是原先棚面积的1倍,是目前园区里最大,设施最好的温室棚。自动卷帘、自动通风、水肥一体化自动浇水、感应式触摸控制器,李玉梅做梦也没有想到,她会用上这些闻所未闻的高科技设备来种菜。
种植户 李玉梅:黄瓜、辣椒、茄子、西瓜你不管种那个作物 你把那个作物按上。现在不施肥 就不按施肥泵 按1、2号泵两段都同时打(浇)开了。
李玉梅介绍说这个新棚,不仅科技含量高,种植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以往菜种在地上,而这里菜却种在这样的金属槽里,这个棚专业的说法叫装配式日光温室。将金属槽内铺膜,将基质填入,将一棵棵育好的菜苗,栽入基质中,再将针头一样的滴灌插入菜苗根部,简单几个步骤就种植完成了,省时省力。


    虽说这个棚造价高,但产量也高,一年能产各类蔬菜2.5万斤。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总寨镇沙河村 村党支部书记 罗奎:我们一年种两茬,一茬就是三到四万,好一点5万块钱,一年种两茬,差一点的一年收入6万、7万块钱,好一点10万块钱。
种一棚菜,年收入十万,这是以前李玉梅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由于这里日照时间长,气候干燥,棚内湿度低,病虫害少,即便出现虫害,他们会采取一系列生物灭虫的办法。由于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灌溉水质好,培育出蔬菜色泽鲜艳,品质自然也好。
种植户范立德:我好多地方都走了,它吃起来跟我们(蔬菜)的味道完全两个概念。
戈壁温室大棚种菜品质好,产量高 ,经济效益好,充分调动了村民种植的积极性,参与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村民罗玉萍是个地地道道农民,来园区之前,她在家里种庄稼、也建起了蔬菜大棚。两年前她和丈夫,把家里的耕地、蔬菜大棚都租了出去,一门心思来到园区跟着儿子干育苗。
记者:我看你这是一托盘一托盘的,是一托盘一托盘卖,还是一棵一棵算?
种植户罗玉萍:我们卖去就是这一托盘。
记者:这一盘多少个?
种植户罗玉萍:72个。就算70个。
记者:卖的时候按一棵一棵算。
种植户罗玉萍:卖的时候就按一棵一棵算。拔出来这么一棵。
记者:这就算一棵。这一棵卖多少钱?
种植户罗玉萍:这一棵最低8毛,最高1块2。
罗玉萍介绍说,因为育苗生长周期短,资金周转快,育苗比种菜更赚钱。她给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算了一笔账,建设一个戈壁温室大棚需要十几万,但一个育苗棚一年销售收入是40多万元,纯利润20万,一年就能收回投资,他们家有大小温室14座,年收入轻松过百万,这比原先种地收入增加几十、上百倍。 


    目前全村113户村民加入了园区,戈壁温室大棚的数量也逐年增长,短短几年间从最初的28座,已经发展到目前1032座。

戈壁农业的兴起,产业园的建设,经济收入增加,改变的不仅是入驻园区的种植户,还带动了周边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据统计2016年总寨镇沙河村居民年可支配收入为14868元,比2008年增加了9215元,涨幅达到了163%。

村党支部书记罗奎:像我们过去农民一到12月一过,庄稼一收没有事干,但是现在我们的农民根本闲不住,全部到园区来干,一个小时打工是10块钱,有些农户是常年在这儿打工,一天可以挣百十来块钱。

    科技点石成金 企业闻风淘金

    酒泉市肃州区在荒滩戈壁经过几年努力,建成了非耕地设施农业,从最初政府主导,农户自主建设、再到政府引导,农民合作社建设,现在的戈壁滩上是一派绿色生机,而企业从这片绿色生机看到却是一个个商机,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加入到了戈壁淘金的队伍里。


    2017年7月11日,一大早肃州区蔬菜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张国森就来到园区,正在手把手培训从山东聊城来园区打工的孔景云,教她使用温室大棚的智能控制软件。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蔬菜技术服务中心 主任 张国森:咱们的卷帘,浇水就是通过我们的手机可以在家里面,可以在某个地方都可以用手机浇水。
通过手机软件实时监控温室大棚的温度、湿度,远程控制卷帘、自动浇水施肥。除了手机智能化控制外,温室大棚内蔬菜生长情况的数据,也会实时传回蔬菜技术中心,如果遇到问题,农科院的专家,还可以远程进行指导。
这些新奇的玩意儿,新奇的手段,让活了大半辈子的孔景云大开眼界,在山东老家种了20多年蔬菜大棚的她,做梦也没有想到,这里种菜会如此高科技。
记者:他给你讲完你是什么感觉?


    酒泉兴陇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种植户 孔景云:我觉着他讲完之后,太好了,我没有想到我还能用上这么好的科技(设备)。

2016年,孔景云得知山东一家企业,招聘员工在戈壁滩上种蔬菜,一个棚一年给1万元工资,她和丈夫一商量,决定一起来园区打工。可刚下火车她就萌生了回去的念头。
酒泉兴陇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种植户 孔景云:我一路的走来,我怎么到了这种地步了,到了荒山荒林,沙土还是石头,这是什么地方,来了就后悔了,就想回去。
到了园区,进了大棚,看到这里大棚设施后,她想走的念头被彻底打消了,随后孔景云自己包下了两个棚,丈夫李新乐懂技术,在公司负责蔬菜大棚的管理。
孔景云告诉央视财经记者,同样是大棚里种菜,这边气候干燥虫害少,工作强度小了许多,夏天人也不受罪。如果是在山东老家,尤其是夏天,天气热湿度大,一般上午十点以后棚里就很难进人干活儿。
现代化的设施,良好的工作条件,让孔景云干起活儿来得心应手。去年孔景云种植的葫芦,一个大棚1.6亩,产了6万斤,创下了园区温室大棚亩产最高记录。

为了鼓励像孔景云这样的员工,公司总经理赵宝柱,最近调整了奖励分配办法,将原先一个棚一年1万元的固定工资,改成了按照销售额四六分成,公司占四,种植户占六。用这样的办法来激励种植户的积极性。
酒泉兴陇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宝柱:你要给他1万,他可能这一个棚给你产3万斤,现在他自己能产到6万斤,这个农作物我们大家都知道,你只要细心管理,把它当自己的孩子管理,它产量就是高。你不管,懒汉管,我就是产不出东西来。
赵宝柱今年42岁,山东聊城人。以前一直在酒泉从事钢材生意,一个偶然机会来到园区办事,顺便考察了一下戈壁温室大棚蔬菜种植的发展情况,随后他萌生了加入这个行业的想法。从2015年开始,赵宝柱和几个合伙人转型戈壁农业项目,陆续在园区购买了40座,又自建了20座温室大棚。2017年,赵宝柱正在开工建设60座大棚,他目标到今年底完成120座大棚的投资规模,投资额将达2000多万元。对于高额的投入赵宝柱一点也不担心,他觉得自己的菜不愁卖。
酒泉兴陇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赵宝柱:去年10月份到今年6月份的那一茬葫芦来说,我们8个月的时间,将近卖到7万多块钱,黄瓜这个到9月份、10月份吧,把它采购完,还能卖个3万到4万,总体上这一个棚,总收入能达到10万左右。
赵宝柱介绍说,戈壁温室蔬菜品质高,口感好,未来市场前景非常广阔,这是他投资戈壁农业的价值所在。但农业项目投资周期长、回报慢是个不争的事实,投资建设这样100米的温室大棚,需要投入30万,如果不出意外预计5年能够收回成本。前提是蔬菜能够优质优价的卖出去,但现在摆在他和园区所有种植户面前的一个难题是优质卖不到优价。
酒泉兴陇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王玉斌:像比方说我们辐射周边的西宁、内蒙,我们的蔬菜在我们现在当地的提(菜)价和(他们)当地的卖价,有些可以差到60%以上,这个销售价格。所以说这一块的利润我们也看到了,但是目前为止,在我们自身的这个条件还满足不了。


    种植户介绍说,每年冬季到开春这段时间市面菜少,虽卖不上无公害蔬菜的价格,按照一般大棚蔬菜价,基本不愁销售。但最令他们头疼的就是夏天到秋天这段时间,耕地里蔬菜大量上市,他们温室大棚菜跟大田里的菜竞争毫无优势可言,销售成了难事儿。为了印证园区种植户的说法,记者决定到市场一探究竟。

2017年7月12日清晨,记者来到了酒泉春光农产品市场,这里是甘肃省第二大农产品市场,主要供应酒泉地区及内蒙古、新疆、青海周边地区的蔬菜。这里也是园区种植户蔬菜的重要交易地点。
当记者一大早赶到市场时,这里早已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在市场里我们找到了兴陇公司的销售员赵宝信,他正在市场询价格。

    赵宝信:这个架豆多少钱?

    农民:1块钱。

    赵宝信:这是大田里的还是温室里的。

    农民:大田里面的。

    赵宝信:还能便宜吗?

    农民:要的多就便宜,8毛。

    赵宝信今天销售的品种是架豆,转了一圈市场上的架豆大部分是大田里的菜,价格最高1.5元,最便宜7、8毛。
    记者:按照你的话你现在卖多少钱?
    赵宝信:我们现在就是最低卖一块钱。
    记者:一块钱,如果要是跟他们卖同样的价格,你们能赚钱吗?
    赵宝信:现在这个价格就是赔钱的。
    一早晨,来询价的人寥寥无几,即便有人问,买家最关心的还是菜的价格,虽说赵宝信深信自己的菜品质过硬,但既没有无公害认证,也没有品牌,在市场里想卖高价很难。
    甘肃酒泉春光农产品市场总经理 秦天成:因为他们自己称是无公害的,品质好的。但进入我们市场的时候认证都没有,所以他的菜跟我们市场的菜是一样的。另一方面据我们了解的,他们做设施农业的,他们的基地也没有保鲜预冷的设施,当蔬菜向外发的时候,保鲜的事情做不好,往往在路途过程中(蔬菜)就腐烂了,所以这也是他们卖不上价格的另外一个原因。

园区已经统一通过了十几个品种的无公害认证,但对于大多数种植户来说,散户想取得认证,难度很大。
种植户 李国军:我们也想打出品牌去,但是好多事情制约我们没有办法去做,像现在无公害蔬菜需要的商品,好多证件什么的,我们像一家一户纯粹就没有办法。
戈壁设施农业的经济效益,产业园区对村民收入的带动性不言而喻,那么对于优质卖不到优价的问题,该如何破解呢?
酒泉市肃州区人民政府区长张鸿:我们有一个品牌建设的规划,因为最终的我们的产品要出去还是得靠品牌、品质和品种。品种的问题,因为在技术上我们是解决了,但是品牌的问题我们解决得不是太好,还有品质的保证上,要靠这个来做,这也是我们下一步要发展的很关键的一步。
张鸿介绍说,由于戈壁农业技术日趋成熟,经济效益明显,产业带动性强,肃州区已经将戈壁农业作为主导产业,目前已经建成银达、总寨、西洞三个非耕地农业产业园,非耕地日光温室面积达到1.2万亩,到2021年,全区戈壁农业面积达到4万亩,销售收入达到5亿元。

为了推进标准化种植,解决品牌建设、质量认证等一系列问题,肃州区决定调整园区产业发展模式,将“龙头企业+基地+品牌”的模式,作为温室蔬菜种植未来发展的方向。
酒泉市肃州区人民政府区长 张鸿:企业用它的资金,用它的市场的这种信息和一些完整的物流,这样保证了我们的产品在一定规模的情况下,既保证了它的生产,又保证了它的销售,同时也可以保证它的价格,使产业可以健康的发展。
为了满足蔬菜降温保冷的外销需求,园区已经启动冷库建设,要求未来新入驻企业将必须配套建设制冷设施,产地认证、产品认证将成为打造“沙地绿产”设施蔬菜品牌的重中之重。
【半小时观察】种得好更需卖得好
酒泉市肃州区跳出耕地找“土地”,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将戈壁荒滩变成郁郁葱葱的菜园子,可喜可贺。但质量过硬的产品不等于受人欢迎的商品。好菜卖不出好价,本质上反映的是产业链的建设问题。
现代农业需要现代的经营思维,农业生产也绝非一种了之,种出好蔬菜只是完成了产业链的第一步。而后还涉及仓储、冷链运输、产品认证、推广、零售等诸多环节,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要想让戈壁滩真正变成聚宝盆要走的路还有很长。(来源:央视财经)

 

编辑:王树谷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E-mail:chinagygfw@163.com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丰管路16号(优橙创新中心B座)2号楼3层3003
版权所有(c)工业固废网 京ICP备2021001375号-3
技术支持:网站托管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