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发改委联合工信部发布的全国50个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名单中,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名列其中。
这个有着130余年工业发展史、依矿而建因煤而兴的工矿区,形成了以钢铁、焦化、水泥、电力为主导的重工业格局。近年来,随着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环境资源压力日益紧迫,地方产业结构特点带来的大宗固体废弃物排放严重制约古冶的高质量发展。解决大宗固体废弃物问题,古冶迫在眉睫,这对缓解资源瓶颈压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
图为古冶采矿沉降区修复后变身金山森林公园 资料图
大宗固废能否高效、高值利用?
把发展固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作为转型新路径
“产业基础重、环保压力大、转型升级难,成为古冶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鸿沟,特别是固体废弃物处置成为首要难题。”唐山市古冶区委书记朱文军表示。
据了解,2018年,古冶区钢铁、焦化、水泥、电力四大行业工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达到63%,在规上工业产值中的占比则高达90%。2018年,全区共产生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冶金渣、燃煤炉渣等固体废弃物730万吨,当年综合利用量485万吨,综合利用率仅为66%。
“工业固体废弃物产出量大,没有合理的利用会成为环境污染源。合理利用可成为重要的资源,产生巨大的效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金涌近日出席在古冶区举行的唐山首届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大会时指出。
对此,唐山市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同期成立,联盟由金涌担任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由河北省、唐山市及全国各地从事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的骨干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产学研相关机构等83家单位组成。古冶区立足区内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冶金渣等固废处理需求,依托区内高科技企业,把发展固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作为探索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区转型示范区的新路径。
2019年3月,以唐山鹤兴废料综合利用科技有限公司、唐山瑞能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唐山市鼎辉科技有限公司等为骨干,组织申报国家级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并于2019年10月正式通过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备案名单公示。预计到2020年,基地固体废弃物产生量700万吨,当年综合利用量580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83%,将彻底扭转老工矿区黑色面貌。
朱文军表示,面对当前的发展机遇,要凝聚合力开展集中攻坚。重点完善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标准体系,对外输出固废处理技术、装备及成套解决方案,推动大宗固体废弃物由“低效、低值、分散利用”向“高效、高值、规模利用”转变,带动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全面提升,推动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打造千亿级的绿色产业发展基地,努力打造全国大宗固体废弃物利用的“古冶样本”。
如何把低端产业做“高”?
通过技术创新,从废钢中提取金属元素,工业固体资源得到二次利用
唐山鹤兴废料综合利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鹤兴公司)是古冶区众多传统黑色产业实现绿色转型的成功代表。
鹤兴公司前身是一家钢铁废料初加工和钢铁烧结生产企业,随着规模不断做大,企业深感外部环境变化巨大,去产能压力增强,效益波动加大。要想进一步发展,传统模式已经不再适用,必须通过转型升级找到一条发展新路。
公司董事长王俊英介绍说,在从事钢铁废料回收过程中,发现当前钢铁行业废料利用程度低、能耗高、技术落后,远远不能实现绿色节能处理,而废料中存在的多种金属元素却蕴藏着巨大经济潜力。基于这两点,公司决定,要把低端产业做“高”,把黑色产业做“绿”。
通过技术创新、攻克关键技术,鹤兴公司与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协作,形成了自己的核心技术“烟气磁化熔融炉处理钢铁厂固废”,被专家评价为中国钢铁固废处理的一次突破,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实现了企业的顺利转型。在2018年企业投产的年处理200万吨钢铁废料综合利用项目现场,钢铁企业产生的各类尘、泥、渣等冶金废料被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有价元素则被提取出来做成终端产品。
王俊英透露,项目达产后,预计年可处理冶金废料200万吨,回收再生生铁60万吨、硫酸锌6万吨、氯化钾4万吨,以及金、银、铟、铅合金等有价金属,能有效减少有害金属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实现工业固体资源的二次利用。
“比如提取的七水硫酸锌,含砷低达百万分之一(其他方法生产的七水硫酸锌含砷量为百万分之十至一百),深受制药行业欢迎。”他表示,除了经济价值很高外,项目的生态效益也很显著。
据测算,处理200万吨钢铁废料,每年可节约能源11.65万吨标准煤,减少有害物排放二氧化碳30.51万吨、二氧化硫989.93吨、氮氧化物861.82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