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甘肃瓮福公司磷酸一铵技改、金泥集团电石渣水泥熟料余热发电等资源循环利用项目的相继建成投产,甘肃金昌市循环经济实现“提速”,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难题得以破解。
近年来,金昌市抓住金川公司被列为全国发展循环经济试点企业的契机,提出以有色金属、化工、能源产业为重点,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为核心,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为此,金昌邀请专家学者编制完成了《金昌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谋划了一批产业关联度强、衔接紧密的发展项目。
在总投资140亿元的金昌新材料工业园区,40多个项目正在加紧建设。这些项目不仅规模超前,而且特别突出了循环经济这一主线。园区内的企业间均以上下游产品、副产品为纽带,形成关联紧密的物料链、产业链。
金川公司每生产1吨镍约产生7吨二氧化硫,每生产1吨铜约产生2吨二氧化硫。金川公司将二氧化硫气体制成硫酸,就近进入新希望、金化集团生产PVC和硫基化肥;工业废渣进入金泥集团生产干法水泥,水泥再进入金川公司用于矿山填充。
国内强势企业的加盟,使金昌的循环经济如虎添翼。新川化工公司是四川新希望集团在金昌组建的一家新公司。
该公司投资兴建的20万吨PVC工程,同金川公司年产20万吨烧碱项目、金泥集团年产20万吨电石项目相配套。新希望集团还将在金昌投资30亿元,形成年产80万吨PVC和120万吨硫基复合肥的规模,打造年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中国最大PVC基地和硫基复合肥基地。
甘肃瓮福公司磷酸一铵工程不久前竣工投产。该项目采用最新技术,生产装置全封闭循环,无尾气排放,无残渣排出。据介绍,随着瓮福公司技改项目的全部实施,困扰金昌的低浓度硫酸消化利用问题将得以彻底解决。
经过几年的努力,金昌已初步形成工艺相互依存、物料近距离转运和“三废”集中处理、资源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很多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在企业内部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和资源的循环利用,从源头减少了资源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使污染逐步由末端治理向生产全程控制转变。
金川公司现已形成镍铜钴等有色金属采选冶及初级加工的产业链,建成的年处理1000多万吨的污水处理设施,不仅实现了废水的“零排放”,还大大提高了金属回收率。针对低浓度二氧化硫回收难的问题,金川公司研制出冶炼烟气网络配置设备,使30多台炉窑浓度不同的二氧化硫烟气实现了全部回收,回收的烟气制成硫酸,是硫化工的主要原料。
从完全依赖资源,到原料、产品甚至废气废渣综合利用、“吃干榨尽”的“大循环”,使得金昌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产业链条延伸,发展空间拓展。
今年一季度,金昌市实现生产总值31.5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7.6%,增速居甘肃省14个市州之首。